云廷投资 | 工业互联网平台迎来AI东风

发表时间: 2023-05-22 17:48:39

作者: 韦翔元

浏览:

随着AI技术的成熟,工业互联网平台汇集积累的垂直行业Know-how和海量数据将为AI算法和模型训练奠定坚实基础,并催化出适用于不同行业和细分领域的创新应用,在高速发展的市场中抢占先机。

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的关键一环,其特性与AI应用有天然的契合度,从当下的行业发展进程来看,借助AI技术有利于降本增效、快速拓展市场。


01

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空间

国内的工业互联网行业处于快速发展的早期阶段,大量的潜在市场空间有待开拓。《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数据地图(2021)》显示当年的行业普及率约为17.50%,整体较低。根据共研网统计,2022 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及解决方案市场规模约为601 亿元,同比增长约38.9%2020-2022 年复合增速约为41.0%,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工信部“十四五”规划中2025年预计达到45%普及率,与目前的高速增长形势吻合。



02

工业互联网行业格局

工业互联网平台源自工业云平台,由行业中对信息化、数字化要求较高的企业率先落地应用,例如电力、轻工业和交通设备制造等,整体渗透率不高,增长速度较快。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 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指数报告》指出,截至2022 年末,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监测系统连接的全国32 家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设备连接总数为8049万台,工业模型数量合计为85 万个,工业APP 数量达到29 万个,行业整体保持快速发展趋势。




当前业内参与者主要包括:传统工业企业孵化平台如海尔卡奥斯、树根互联等,传统系统集成商转型如能科科技等,管理软件云化转型如用友等,互联网巨头如百度、阿里,电信运营商等,以及初创科技企业如昆仑数据、瀚云科技和全应科技等。根据IDC 统计,2021 年市占率排名前五的厂商是华为、阿里、百度、用友、树根互联,占总体市场份额的24.4%,整体市场集中度不高。


当前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潜在市场空间足够大,同时各参与者所处的细分行业和业务环节也具有很高的进入门槛,因此行业整体上尚未形成大规模的直接竞争格局,未来几年内仍然是高速发展期。




03

AI东风助力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平台需要汇集海量的制造业数据,并将行业Know-how经验转为可复用的模型库和知识库,以便于面向各种场景开发工业APP和云应用,最终实现制造企业的提质增效。工业互联网平台汇集了算力、数据、算法和应用场景四大AI要素,是工业AI落地的良好载体。


头部玩家的技术布局显示出行业趋势:西门子通过不断并购使其MindSphere平台逐步集成AI能力,科大讯飞推出大量AI工业模型的TurningPlat图聆工业互联网平台等。


下游行业与AI+工业互联网平台融合程度加深:海螺水泥接入各类物联网设备和工艺流程数据约45万个,借助阿里云AICS平台实现“两磨一烧”生产控制优化;长城汽车借助根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核心生产设备的智能化运维,在不外加装传感器的前提下达到提质增效的目标等。


随着AI技术的成熟,工业互联网平台汇集积累的垂直行业Know-how和海量数据将为AI算法和模型训练奠定坚实基础,并催化出适用于不同行业和细分领域的创新应用,在高速发展的市场中抢占先机。

 

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云廷投资立场。本文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与决策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云廷投资 | 工业互联网平台迎来AI东风
随着AI技术的成熟,工业互联网平台汇集积累的垂直行业Know-how和海量数据将为AI算法和模型训练奠定坚实基础,并催化出适用于不同行业和细分领域的创新应用,在高速发展的市场中抢占先机。
长按图片保存/分享

扫码关注微信

扫码关注微博

版权所有 © 上海云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31011402007133号  |  沪ICP备13034849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